雜·書舘是一家大型私立公益圖書館,也是一所免費公開借閱的藏書樓。
雜·書舘館藏面積三千余平方米,館藏圖書及紙質文獻資料近百萬冊(件),存近千架。其中線裝明清古籍文獻二十多萬冊,晚清民國期刊及圖書二十多萬冊,西文圖書五萬多冊,特藏新書十萬多冊,名人信札手稿檔案等二十余萬件。新書館館藏新書二十余萬冊。
雜·書舘設有國學館及新書館兩大館區。其中國學館分為三層,八大分館,一層有西文漢學館、特藏新書館、名人信札手稿檔案一館,二層有線裝古籍館、民族民俗古籍館、名人信札手稿檔案二館,三層有晚清民國期刊館、民國圖書文獻館。
本館收藏晚清民國期刊近一萬四千種,十萬余冊,囊括了當時絕大多數重要期刊。其中創刊號九千多種,晚清期刊數百種。其中,近四千余種期刊或其中若干期數未見公開著錄。對研究晚清民國時期社會生活、文化變遷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本館晚清民國期刊的收藏特色:
一、 創刊號九千多種。創刊號是每個期刊的出生證明,因初次和讀者見面,往往要先進行自我介紹,如辦刊的宗旨、風格、欄目設置、編輯人員組成等,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在本館所藏的一萬四千余種期刊中,有九千多種含有創刊號或為特刊號。
二、 未見公開著錄期刊四千余種。新中國成立后,雖然許多公私機構都在為搶救民國期刊做努力,但仍有大量資源散落于民間,沒有得到認真保護。雜書舘所藏四千多種期刊或其中若干期數未見公開著錄,此次經本館首次公開,將為晚清民國研究注入新的史料。
三、 晚清期刊數百種。晚清期刊是中國期刊的肇始,由于歷史久遠而存世稀少。此次本館將珍貴的數百種晚清期刊一并公開,這些期刊是晚清社會文化、生活百態最鮮活的記錄,具有極大的文獻價值。
四、 年鑒一百多種。年鑒是以年度數據為基礎編制的重要文獻,近代中國因戰亂動蕩致使史料零散,正是靠年鑒才保存了各行各業相對完整的年度資料。民國時期年鑒出版種類極少,據目前統計僅280余種,本館藏有大量稀見年鑒,在國內年鑒館藏中名列前茅。
五、 名人批校簽名期刊存量頗豐。雜書舘內大量刊物都曾經名人學者之手批校簽名,是研究文化名人社交和思想的重要史料,具有特殊的研究價值。
收藏民國圖書文獻近十萬冊,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財政金融學等眾多領域。其中十幾個領域館藏自成體系,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均名列前茅。
一、文學研究。本館藏有民國出版的數千種文學研究著作,囊括了當時關于文學史、文學評論、作家作品研究的基本書籍。
二、歷史學。本館收藏有民國出版的史學著作數千種,這些書籍從不同方面記錄了民國時期歷史研究情況,對史學研究及了解史學家的思想有著重要意義。
三、哲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哲學書籍數千種。包括哲學家著作、西方哲學經典著作翻譯,是進行哲學研究無法忽視的重要材料。
四、社會學、民俗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社會學、民俗學書籍千余種,較為完整的反映了當時學者們對社會生活、習俗及文化的研究與探討。
五、教育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教育學及相關著作數千種,揭示了民國時期教育管理制度、教育理念以及當時西方教育學理念對國內的影響。
六、教材。本館收藏有民國期間各級各類教材四千余種,涉及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等科目,體現了大變革時期教育的方向與理想,以及各種教育思想之間的沖突與融合。
七、政治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政治學相關著作近千種,對于研究特殊歷史時期,社會中各種政治行為、政治關系,研究當時國家及公共權力的活動、形式有著極為重要的文獻價值。
八、經濟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經濟學著作數千種,不僅含有當時眾多經濟學者的代表性作品,而且收藏有較全面的西方經濟學翻譯作品。對于研究民國經濟發展形態以及西方經濟學對我國的影響有著重要價值。
九、管理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管理學著作近千種。在我國一直有"管理"的事實,但未曾將其系統化、理論化。民國時期西方管理書籍被引入國內,學界對其進行研究,并做了本土化的嘗試。這些當時產生的學術作品,無疑有著濃厚的時代特色,對于了解民國時期管理思想、管理內容及方法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十、財政金融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財政金融學書籍一千多種。其中不僅涵蓋了主要財政金融學者的代表性作品,而且也有大量的有關西方財政金融的翻譯著作。對研究民國時期財政金融學的主要流派和思想有著重要的文獻價值。
十一、法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法學著作千余種,其中有民國法學家對于當時及歷代國內法律體系、法律現象及法律規律的研究與探討,也有西方法律體系相關譯著,是民國法律思想發展的重要佐證。
十二、 新聞出版學。本館收藏有近千種民國時期新聞出版學著作。進入20世紀,新聞學作為獨立的學科被廣泛探討,國人自撰的新聞學著作相繼出版。這些藏品對于研究中國新聞學者的思想、新聞史及相關社會文化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十三、中外關系史文獻。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中外關系史相關文獻近千種,反映了當時政府外交政策、經濟往來和民間文化交流。
十四、紅色文獻。本館收藏有紅色文獻三千多種。紅色文獻一般指1949年10月之前出版的革命文獻,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歷程。
十五、馬列主義在中國傳播文獻。本館收藏有此類書籍兩千余種。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是二十世紀歷史重大事件之一,這些文獻對研究中國共產主義思想的發展,探索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軌跡及對中國的影響,具有重要價值。
十六、字典辭典。本館收藏有民國時期字典辭典千余部,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地理、文學歷史等眾多領域。字典辭典是一個時期思想文化的綜合體現,反映了當時社會在某領域的一般認知水平及主要思想觀念。字典辭典對研究社會思想變遷和知識發展有著重要價值。
主要藏有17世紀以來以英文為主的西文書籍五萬多冊,規模在目前已知的國內私人館藏中首屈一指。其中"西文漢學文獻"、"詹氏舊藏西文圖書"、"西方學術原典文獻"及"名人藏閱西文圖書"四大類館藏獨具特色。
一、西文漢學文獻。本館藏一萬多冊1949年以前海外出版有關中國的文獻,包括早期中國游記、親歷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的記錄、中國地域考察及民俗研究、明末以來耶穌會士和新教傳教士來華傳教書刊等。這些文獻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從中可以看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及中國文化,是今天中國走向世界的一面歷史之鏡。
二、詹氏舊藏西文圖書。本館藏有近萬冊北池子詹氏收藏的西文書籍,為雜書舘的特色館藏。這批藏書含有大量的西方歷史文化原典著作。曾經朝陽大學、北平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眾單位遞藏和眾多名人批校,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手資料。
三、西方學術原典文獻。本館藏有大量西方社會學、民俗學、經濟學、管理學的重要原典文獻初版本,并形成多個收藏系列,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四、名人藏閱西文圖書。本館藏有大量著名學者藏閱或批校過的西文書籍,是研究這些名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
藏有從唐宋到明清豐富的古籍文獻十萬多冊,是目前已知國內最大的私人館藏,館藏重要系列包括:明版書籍、清朝殿版書、清朝刻本、清末民國詩文集、明清叢書、清末西學新學文獻、線裝高等學校教材、唐宋遼元版本等。
一、明版書籍存十二架,近五百余種,以明早期刻本、明藩府刻本、明版畫、明版叢書為特色。
二、清朝殿版書存十架,近百種。清朝殿版圖書為清朝皇家刻印,紙墨精良,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雜書舘中殿版書的數量和質量在國內私人館藏中名列前茅。
三、清朝刻本數量豐富,近三千種,基本涵蓋了清朝各時期重要作家的作品,其中有眾多珍稀版本,是研究清朝歷史文化的第一手文獻。
四、清末民國詩文集數千種。這些詩文集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清末社會文化、時局變化,有大量重要人物的初版作品,是研究晚清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資料。
五、明清叢書近百種。叢書刊印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且多為大型綜合性叢書,涉及領域廣闊,保存了大量珍稀的歷史文獻。
六、清末西學新學文獻四千多種,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數量名列前茅。西學新學文獻是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存證,也是清末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真實寫照,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七、線裝高等學校教材三千多種,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名列前茅。中國新式高等教育發端于清末,國內主要知名大學多始建于清末民初,而教材是一個學校教育思想和內容的代表性成果。這些教材涵蓋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武漢大學、北洋大學等,即使現在看來也是教材中的典范。
八、唐宋遼元版本近二十種。這些早期版本具有較高的文物與藝術價值。
本館藏有豐富的線裝清朝民國民間地方文學、文化、民俗、歷史文獻,包括彈詞、鼓詞、唱本、寶卷、木魚書、潮歌、小說、戲曲、幼學文獻和地方雜字共三萬余種,十萬余冊。這部分藏品為雜?書舘最具特色之珍品,居中外公私館藏之首。
一、鼓詞三千多種。鼓詞是以鼓、板擊節說唱的漢族戲曲藝術形式,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區。民國以前,鼓詞文獻的價值被嚴重低估。直到魯迅等名家學者開始研究民俗,鼓詞才被學界關注。據中國鼓詞總目著錄,全國各地圖書館收藏鼓詞總數近五千種,目前雜書舘收藏的鼓詞數量三千多種,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名列第一。
二、彈詞數百種。彈詞是民間流行于中國南方的說唱文學形式,用琵琶、三弦伴奏,地域特征明顯。中國民俗學興起后,彈詞才開始為學者所重視,彈詞寶卷書目著錄有彈詞二百七十余種,說明這些帶有地域特色的曲詞文獻仍有待發現與研究,目前雜書舘的收藏在國內外名列前茅。
三、唱本一萬多種,藏量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名列第一。唱本是曲藝或戲曲唱詞的文字底本,雜書舘中所藏唱本題材豐富,不僅有許多中國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傳統唱本,而且不少內容涉及近現代史的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紅色唱本等,為了解重大歷史事實提供了民間視野。這些唱本涉及地域廣闊,部分省市的唱本數量多達幾百種,是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的珍寶。
四、不同版本寶卷四千多種,藏量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名列第一。寶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講"演變而來的一種說唱文學形式,作為民間宗教思想和民間通俗文化的載體,反映了不同時代下層民眾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至今尚未被充分發掘、整理及研究。據中國寶卷總目著錄,中國國內及海外公私收藏不同版本的寶卷5000余種。雜書舘所藏寶卷規模、質量均為海內外之首,其中明版寶卷二十多種。
五、木魚書數百種。木魚書屬彈詞類曲種,唱時多用三弦伴奏,多由盲人演唱,是流行于廣東粵語地區的曲藝曲種。目前館藏最多的是中國南部沿海地區木魚歌的唱本,以粵語創作。雜書舘中木魚書的藏量在國內名列前茅。
六、潮歌數百種。潮歌是廣東潮汕地區漢族民間說唱文學的一種,用潮汕方言編寫,有極強的地域性,是研究潮汕地區方言及民俗的最佳材料。目前潮歌文獻還有待于開發整理,國內尚無大規模著錄。
七、明清線裝小說和戲曲1000多種。明清小說和戲曲的發展達到鼎盛,這類藏品對研究明清社會生活、文化思想和民俗制度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獻。
八、地方雜字和幼學文獻五千余種,藏量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名列第一。地方雜字多被認為是兒童啟蒙讀物和識字課本,事實并非如此。地方雜字種類繁多,涉及地域廣闊,是中國傳統社會大多數老百姓的生活指南,具有極高的地方文化價值,是反映地方民間文化的百科全書。幼學文獻是解放前大多數老百姓唯一的教育讀本,是重要的傳統文化資源。
藏有名人信札、手稿、檔案、批校本、簽名本等資料二十余萬件,藏品內容豐富,數量和質量在國內私藏中首屈一指。藏品涵蓋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眾多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史學家及經濟學家等。
館藏名人信札:館藏囊括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眾多歷史風云人物和國學大師。這些信札不僅體現了名人間的社會交往,也為風云變幻的歷史時代留下了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本館館藏信札的主要特色:
一、 許多重要文化名人的信札自成體系,存量幾十至上百通,提供了多角度的研究視野,包括俞樾、繆荃孫、張謇、傅增湘、康有為、梁啟超、黃侃、蔡元培、胡適、陳垣、柳亞子、馬敘倫、楊樹達、胡喬木、馮友蘭等。
二、 本館收藏的名人信札在幾十個重要領域形成系列,包括戊戌變法、五四運動、西南聯大、紅學研究、太平天國研究等。
三、 本館收藏的名人信札涉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主要領域,每個領域都可以自成體系,能夠系統反映各領域的學術傳承和思想流變,包括歷史學、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經濟學、政治學等。
館藏大師手稿:手稿為作家、學者手書之稿,保存了著作的原貌,從手稿中能看出作者的性格和志趣,是學界極為倚重的研究資料。本館收藏有大量名家手稿,包括康有為、章太炎、黃侃、蔡元培、林紓、陳垣、顧頡剛、翦伯贊、王力、余嘉錫、向達、羅常培、呂澂等學術泰斗的親筆之作。
館藏檔案:檔案作為特色文件,具有特殊且無可取代的資料文獻價值。本館藏有大量歷史名人和學術機構檔案,是研究中國近現代歷史第一手材料,其中涉及中國許多重要教育學術機構,包括北京大學歷史、中文、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各系,西南聯大、燕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協和醫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民盟中央等。內容涉及中國近代史上數千位學界名流,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研究史料。
館藏簽名本:本館藏名家簽名本兩萬余冊,包括中國近現代數千位名家的簽名,幾乎涵蓋了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的主要人物。
新書館藏有建國后出版的中國古代經史子集經典、中國古典小說、中國近現代名人文集、中國近現代文學、歷史、哲學著作、外國文學、史學、哲學著作、中外經濟學、中外人物傳記、兒童圖書等各類書籍二十多萬冊。我要預約
開館時間:
開放時間為10:00-17:00,每周二閉館休整
交通路線:
公交:地鐵15號線馬泉營B出口,沿馬泉營西路向北240米,路口左轉向西800米,丁字路口右側
自駕:導航至“雜書館”(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何各莊村328號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預約電話:
010-84308727
Copyright? 雜?書舘網 2015 -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證041501號-7